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情况。他表示,目前还存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时过境迁,职业教育早已不是为“升学败军”提供最后屏障的收纳站,而成为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贴在职教学子身上的标签,也不再是低薪水低福利的低水平工作,而是需求总量逐渐呈井喷状态下就业市场上的紧俏人才。
眼下,正是节后用工的高峰时期。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一场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浪潮正在席卷而来,虽然这种变化会让不少缺乏技能的普工“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但对于那些看得懂图纸、编得了程序、开得动机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来说,等待他们的却是一片兴业创业的蓝海。然而,虽然“无限生机在眼前”,中高级技工的相对匮乏,却让在产业转移和机器换人双重作用下的不少地方,于工人需求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发生了一场另类的“人才荒”。与前些年出现的“民工荒”相比,透过人才缺口,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引领甚至技术密集型的改弦更张,更有职业教育体系短板下技能型人才有效供给的持续乏力。
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已是不争事实。在告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分配”时代、高等教育就业环节市场化改革启动已经近20年的今天,不少院校仍然没有摆脱教师“所教非所需”、学生“所学非所用”的蹩脚格局。其中,政策杠杆作用不明显是关键病因。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将学校、专业就业率作为调控招生规模的主要指标,但这样做一方面受制于统计数据误差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因牵扯规划、师资等多方利益而进展缓慢,更重要的是,这种改革仍然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生源结构的内部调控。同时,虽然通过采用对中高职学生减免学费、引导地方普通高校转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等措施,职业教育的盘子正在越做越大,但是,相对于经济转型期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庞大需求,职业教育虽然不断快马加鞭,面对政策成效充分释放的较长周期,难免仍会“远水不解近渴”。
既然仅仅依靠行政力量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固有成见,那么政策供给端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以激发公众的经济理性,让职业教育真正春色满园。除了扩大学费减免和奖助的力度、范围,还要为职业院校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科研实训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在招生入口处,要让职业院校继续降低门槛、敞开大门;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更接地气、有前瞻性,也要严把质量关;而毕业就业环节,则要加强指导,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空间是否足够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