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

首页 > 培训项目 >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最后一公里,社区物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07  点击:

522日的万科股东大会上,总裁郁亮首次抛出了未来十年市值达到万亿的新目标,其中物业板块有望成为率先上市的平台,这意味着什么?

黄金十年过去,在一片的转型升级浪潮声中,社区最后一公里成为房企必争之地,老大哥万科率领四有社区五菜一汤睿服务模式冲进来了,花样年凭借彩生活也冲进来了,绿城、世贸、龙湖们也进来了;除此之外,BAT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领着各自的社区服务战略往里迈入;甚至传统快递与便利店,也开始合作,逐渐显露出抢占社区的势头,顺丰嘿客升级版顺丰家,再恰当不过……

面对如火如荼的争夺战,如何真正认识物业管理?如何发挥社区物业优势?如何看待社区增值服务与物业服务的关系?已成为物管企业、互联网企业、社区增值服务企业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1传统物管,想说爱你不容易!

快速擦拭一遍栏杆扶手,扫除大件显眼的垃圾,在工作板匆匆签字确认,然后赶往下一栋楼…… 这是大部分所在小区的物业保洁阿姨每日重复的单调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不包午餐和住宿,无额外补贴。拿着这样微薄的收入,还要在业主经过时挤出笑容,实属不易。

同样不易的,还有大量传统物业公司。传统基础物业服务被业主视为准公共服务,业主对服务价值不敏感,议价空间小。不少物业公司在物业费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投入,以控制成本,维持微利状态,造成人员流失率高,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引起业主不满,更难在调价和续约时获得业主支持,形成恶性循环。

大部分开发商拥有自有物业公司,将物业管理视为物业产品的附属品,希望依托物业服务品质促进销售。通过输血补贴物业公司,在短期内保证物业服务品质,却未在根本上扭转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困境。

2互联网思维,物业管理迎来大机遇!

随着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普及,社区作为用户生活主要场景获得了市场关注。开放、融合、多元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涌现,影响着用户最后一公里社区生活圈,为传统物业行业带来了新气象,为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三大机遇。

第一,互联网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传统物业服务升级机遇。

以万科物业为例,2010年万科将利用智能技术推进物业整体运营效率上升到战略高度。2013年至今,万科物业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将硬件管理与人员管理体系都进行了升级,形成了所有项目都有经纬度、所有设备都有身份证、所有岗位都有二维码、所有员工都有经验值四有管理新体系。

万科物业的战图系统,将线上系统所有项目的每套房屋、每个设备和每个员工都进行了编码和坐标标注,一旦有设备发生故障,系统就会自动推送信息给最近的管家;万科远程EBA系统,对社区各公共区域、设备房及设施进行全面远程采集、控制、报警、输出设备巡查记录与应用,节约了相关人力开支。万科员工APP“助这儿与业主APP联动,业主线上提出诉求,员工线上抢单,获取客户评分,积累经验值,经验值越高,薪水越高。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辅助,万科物业在管理效率、成本控制、员工绩效以及客户体验和互动反馈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社区增值服务升级拓展传统物业盈利渠道。

社区业主是庞大的终端消费资源集群,在物业服务需求外,有着大量居业衍生服务需求。世茂发布云平台宅行动计划,解决业主生活的置业、财务、安全、健康、教育、度假等多方面问题;新城发布新橙社社区O2O战略;嘉御基金、易居资本战略投资中奥到家打造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随着传统地产开发利润下滑,开发商逐步将目光转向社区,通过线上线下自主开发与合作,掘金社区潜力市场,探索可持续经营之道。

第三,社区服务概念升温助推物业企业上市。

随着社区市场价值逐步显现,物业管理公司逐渐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2014年彩生活于香港上市后,东光股份、开元物业、丹田股份、华仁物业四家物业于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518日,中海公告宣布收购中海宏洋旗下物业公司为分拆上市做准备。借道资本市场,以资本撬动企业转型发展。

抱残守缺意味着加速淘汰,主动转型方能赢得未来。物业基础服务是根,增值服务是枝叶,金融资本是雨露阳光,作为生命构成缺一不可,不管根也好,枝叶也罢,甚至是雨露阳光,面对社区最后一公里的新机遇,让我们以变革的思维,来迎接新的挑战,通过探索多元化社区增值服务路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完善客户服务体验,加强与资本市场合作,撬动业务扩大与经营转型,加速企业规模化和现代化,进而推动万亿级市场的繁荣。

在互联网及智能化社区时代,作为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新角色呢?是应该更注重基础服务,还是卖水卖米?物业服务选择酬金制还是包干制?……2015年易居沃顿中国研修中心推出《物业管理变革》课题,万科高级副总裁兼物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朱保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处长陈伟将分享多年物管经验并帮助企业破解物管难题。